微信二维码登录
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
已有账号,使用账号密码登录账号密码登录
新用户请使用 微信登录 创建账号
请绑定手机
一、新农人心声:为什么回到大山?
当被问及为什么会选择返乡创业时,他们们用质朴的语言给出了各自的答案:
“家里老人要照顾,再说想给大家吃上放心的水果、蔬菜。”
“想着用学来的知识助农,让他们增加一点收入。”
“就是对故乡的一种热爱。”
织金县风光
怀着对故乡、对土地的热爱,谭克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,返乡创业,成为“新农人”。
他曾是一名军人,退伍后从事过贸易相关工作。因为这份工作,他接触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菊花产品,并敏锐地发现自己的家乡——贵州织金——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特别适合种植高品质菊花。回到家乡后,他决定从种植菊花入手,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。
谭克品的菊花种植基地为当地留守妇女提供了工作岗位
2024年6月,由支付宝公益平台和支付宝公益爱心网友支持的“山区农户关爱计划”在织金县落地执行,该项目由织金县农业农村局与海惠联合实施。
项目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,聚焦返乡创业青年,推动青年及所在地区的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,为新农人们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,促进青年自身发展,同时带动农户增收,让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。
二、资金+技术+眼界,解锁农户发展新动能
项目通过资金支持、技术赋能和外出学习等方式,为新农人们的发展注入活力,助力乡村振兴。
资金支持
项目向每位入选的新农人提供2万元创业基金。其中1.5万元用于农户个人产业的发展,另外5000元要求用于社区公益事业,带动周边共同发展。
技术赋能
项目提供包括酵素农法、有机种植、矮化密植 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内的各类培训。掌握了技术后,新农人们则积极将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乡亲。
杨军建立了一个果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,带领村民们一起种植油桃。
杨军查看桃树生长情况
通过项目组织的外出交流活动,他学习到了酵素农法。这种技术能够改良土壤、防治水果病虫害,同时还能提高油桃口感。回村后,他将这个方法分享给了村民们,并带着大家从小范围种植开始,尝试将酵素农法应用到油桃种植中。
项目还邀请酵素农法专家深入织金县,为新农人们提供技术支持。专家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,帮助他们解决各自遇到的实际问题:
• 王鸿的猕猴桃长期受溃疡病困扰。专家建议改良土壤,增加透气性,改善微生物环境。
• 专家们认可了谭克品制作的酵素的品质,并向他介绍了正确的保存方法。
• 杨军被建议在油桃园内种植其他植物,通过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,促进桃树的生长。
外出学习
除了邀请专家前往项目地提供培训,项目也组织新农人们外出考察学习,拓宽眼界和思路。
3月23日至24日,新农人们前往成都周边村庄参访。通过学习这些村庄的发展经验,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深入思考未来发展方向。
彭州市渔江楠村通过农旅融合实现良好效益。新农人们向村书记请教了项目设计、景区宣传等经验,认为其“政府支持+市场运作”的模式值得学习。
在崇州市竹艺村,他们参观了非遗工坊,并与非遗传承人杨隆梅交流,学习了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相结合。
大家还走访了雅安骑龙村、眉山永丰村、蒲江铁牛村,深入了解各村优势,进一步拓宽了视野。
参访结束后,新农人们都收获满满:
• 谭克品:“他们改造村庄、打造功能区的(方式),在我们当地也是可以做到的。我们村里也保留有古老的木制建筑,再通过引进社会资源,我们也可以采取他们的做法(来改造村庄)。”
• 王鸿:“经过这几天的考察和学习,我对自己的产业有了更深的理解。今后我想做好一产和二产的结合,把深加工弄好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”
• 张习云:“我的产业发展思路有了很大的转变。回去以后我们要改变传统养殖方法,合作社一定要进行规模化养殖。”
“只有抱团,才能发展。”通过这几天的学习,李奎深刻地认识了这个道理。他希望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,带动更多人一起发展产业。“大家齐心协力,一定能发展得更好。”
李奎2017年返乡创业,2024年业务范围拓展到中药材和食用菌竹荪的种植。
李奎在百合种植园
在创业基金的支持下,他计划购买一批中药材种子,免费发给乡亲们,并且教大家如何种植。等这批药材赚到钱后,自然就有更多村民愿意跟着他一起干。
李奎说:“只有让他们认知了,认可了,才会主动来加入我们。”
三、新农人的成长与担当
在项目的支持和引导下,新农人们带着新知识、新技术和新思路回到家乡,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。
在自己的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同时,他们也积极推动社区发展,带动周边农户一起致富。
张习云从2007年开始创业。早年在云南务工时,他学习到了当地产业发展的经验,认为可以应用到家乡的发展中。结合织金的生态优势,返乡后,他把黑山羊养殖作为主要发展方向。
他致力于推广规模化养殖方式,打算通过合作社将黑山羊分发给农户们饲养,再统一回收、统一销售。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养殖规模、保障农户收益,让村民们抱团发展。
此外,他还购买了一台秸秆粉碎机,供村民们免费使用。
王鸿2014年返乡创业,主要从事猕猴桃种植。
王鸿在猕猴桃园
冷库对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、保障运输和销售至关重要。王鸿无偿将自建冷库开放给周边村民使用,并将项目提供的2万元创业基金全部用于在冷库外增建铁棚。铁棚为村民们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分拣和临时仓储空间,在避免露天作业损害果蔬品质的同时,也显著改善了村民们的劳动条件。
未来,织金县的新农人们将继续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路径,促进产业发展与社区治理协同。
感谢支付宝公益平台、支付宝公益爱心网友的支持!